一、建设内容
开福区潮宗街区智慧平台项目为深入落实街道建设发展定位,提升信息化手段实现城市智 治、社会智理的水平,大力推进科技兴安、智慧强安,促进街道安稳化、数智化、绿色化、国际化发展,服务主要围绕街道主体进行智能化能力提升,以监测预警、城市管理、社会 治理、应急指挥作为重点,全面升级商圈安全管理信息化性能,让群众切身感受到 触手可及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主要建设内容包含以下几点:
(一)应用支持系统建设
建设包括街区物联网平台、融合通信调度(软件)、智能分析模块扩容等内容。
(1)街区物联网平台建设
构建街区物联感知平台,按照全量全要素的接入目标,实现大规模、多协议感知终端的接入,支撑实现街道视频及物联感知设备统一管理和规范化治理。
(2)融合通信调度(软件)
构建融合通信调度系统,系统集成语音调度、视频调度、视频会议、数据调度、集群对讲、GIS地图等多种功能,能够让用户在不同的地点,通过网络进行可视化的多层指挥调度和远程商讨,从而实现高效、便捷的通信和协作。
(3)AR指挥模块
构建AR指挥模块,实时获取现场信息并叠加在真实场景上的虚拟信息,以实现街道指挥中心指挥调度、决策支持等功能。
(4)视频智能分析模块扩容
购买视频智能分析67种算法的100路授权服务。
(二)应用系统建设
建设包括潮宗街区应用平台、移动端、指挥中心一张图和外部接口等内容。
(1)潮宗街区应用平台建设
搭建集数据支撑、精准治理、应用场景、安全保障于一体的潮宗街区应用平台,切实提升事件处置、联勤联动效率,推动公共安全、公共服务、公共管理不断改善,为应对突发事件提供更高效的响应机制、更专业化的应急支持,推动事件应对处置从传统流转向智能统管转变。
(2)潮宗街区应用平台(移动端)建设
用于移动端接受分派的任务指令并反馈。依托移动设备,采用无线网络传输技术,将各类事件问题文本、图像和位置信息实时传递。
(3)指挥中心一张图建设
通过指挥中心的建设,在指挥中心一张图上呈现事件管理、温情处置、事件流转、一店一档,维护管理等功能,完善指挥调度体系,提升应急处置决策效率和指挥调度能力。
(4)外部系统接口
建设完成与开福区视频云平台、开福区数据中台、开福区网格化平台、小区出入口系统对接等系统的接口开发。
(三)前端感知设备建设
结合街道管理、社会治理、应急处置、消防管控等需求,在街道内重点区域新建高中低点摄像头,以及消防感应终端等物联设备,实现精准防控。
(四)指挥中心及中心机房硬件设备购置
(1)构建指挥中心展示大屏和视频会议系统。
(2)建设融合通信调度系统(硬件),实现整合语音、视频、图像、数据等多种信息媒体,实现多业务融合调度。
(3)新构中心机房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算法解析服务器及网络设备。
(五)建设期服务采购
采集第三方 LBS 数据、信令数据实现区域宏观统管、人流来向分析、实时热力呈现,监测人流动向;完成前端消防设备、社会面视频数据的接入、安装调试服务。
二、建设原则和策略
潮宗街区智慧平台项目建设遵循整体性、开放性、先进性、实用性、标准化、可扩展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原则,确保项目的设计和服务满足城市管理和服务的全局需求,体现城市管理和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领先水平。
(1)整体性
以兼容已有、立足现在、着眼未来的设计思路进行项目整体规划设计,在系统架构、网络传输、点位规划、业务应用等方面,既要考虑已有资源接入和兼容、又要运用成熟的先进技术满足本项目需求,还要为将来的扩容、扩展和升级打下基础。
(2)开放性
以统分结合、开放兼容、分层解耦的设计思想进行系统设计,采用业界主流的硬件设备、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及标准协议,云平台应具有开放性和兼容性,并充分考虑软件与硬件解耦,数据与应用解耦,保证基础设施、数据、算法、应用等各层能力的开放。
(3)先进性
系统设计时,充分考虑架构和技术的先进性,确保选用的架构和技术符合未来发展趋势,使系统具有较强的生命力,有长期使用价值,保障项目在五年内不落后。充分考虑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的趋势,在技术上应具有一定的超前性,采用国际或国内的先进技术,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总体设计一步到位,保证项目建设的总体水平达到全国领先水平。以适度超前的意识为指导原则,设计中采用先进的系统设备及系统软件和开发工具,以集成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主流产品为核心设备,以保证系统在技术上领先,成熟稳定,符合今后的发展趋势。
(4)实用性
采用成熟和实用的技术和设备,最大限度地满足现在和未来五年的功能需要,项目建设必须突出实用性,鉴于系统技术复杂,投资巨大,在服务中应以现实需求为导向,以有效应用为核心,以技术建设与工作机制的同步协调为保障,确保系统能有效服务于各级业务部门的需要。
(5)标准化
系统必须统一标准,在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及地方标准的建设要求基础上,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系统架构,整合已建天网资源和社会视频资源,在统一的标准框架下实现统一部署、资源共享、平台共用,构建全网各种设备接入、各子系统互联互通、视频信息系统互联共享的系统。
(6)可扩展性
系统总体结构具有兼容性和可扩展性,可兼容不同厂商类型的产品,使整个系统可以随着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不断得到充实、完善、改进和提高,并在设计上留有冗余,以便于将来的系统应用扩展。
(7)安全性和可靠性
系统应具有容错措施,单点、局部设备故障不影响整体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核心和关键设备采用冗余配置,以集群或热备方式运行,实现故障快速恢复。系统选用设备应具有相应资格的软件评测中心、产品检测中心的测试,质量达标,性能稳定,能够持续有效运行,满足7×24小时不间断持续运行的需要。
二、相关标准:
1.1 政策文件
1. 《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2021年
2.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2021年
3. 《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2021年
4. 《关于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的实施意见》2019年
5. 《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
6. 《湖南省恢复和扩大消费若干政策》
7. 《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长沙商贸流通产业高质量发展创建国际消费城市的实施意见》
1.2 行业标准规范
1. 《政务服务平台基础数据规范》GB/T39046-2020;
2. 《计算机软件需求规格说明规范》(GB/T9385-2008);
3. 《计算机软件测试文档编制规范》(GB/T9386-2008);
4. 《计算机软件测试规范》(GB/T15532-2008);
5. 《信息技术服务治理》(GB/T34960);
6. 《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GB/T29264-2012);
7. 《信息化项目软件开发费用测算规范》(DB11/T1010-2013);
8. 《信息技术云计算概述和词汇》(ISO/IEC17789-2014);
9. 《云计算服务协议参考框架》(YDB144-2014);
10. 《信息技术云计算参考架构》(ISO/IEC17789-2014);
11. 《长沙市政务数据资源管理办法》(长政办发〔2021〕80号);
12. 《长沙市电子政务服务技术规范〈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目规则〉》(CSDZ 10003-2018);
13. 《长沙市电子政务服务技术规范〈政务信息资源提供方编码〉(CSDZ 10004-2018)》;
14. 《长沙市电子政务服务技术规范〈政务信息资源分类与代码〉(CSDZ 10005-2018)》;
1.3 安全相关标准规范
1. 《信息安全技术云计算服务安全指南》(GB/T31167-2014);
2. 《信息安全技术云计算服务安全能力要求》(GB/T31168-2014);
3.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运维管理指南》(GB/T36626-2018);
4.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试评估技术指南》(GB/T36627-2018);
5. 《信息安全技术时间戳策略和时间戳业务操作规则》(GB/T36631-2018);
6.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用户身份鉴别技术指南》(GB/T36633-2018);
7.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监测基本要求与实施指南》(GB/T36635-2018);
8. 《信息安全技术可信计算规范服务器可信支撑平台》(GB/T36639-2018);
9. 《信息安全技术数字签名应用安全证明获取方法》(GB/T36644-2018);
10.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2239-2019);
11.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要求》(GB/T28448-2019);
12.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GB/T25070-2019);
13.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GB/T22240-2020);
14.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漏洞分类分级指南》(GB/T30279-2020);
15. 《信息安全技术政务信息共享数据安全技术要求》(GB/T39477-2020);
16. 《政务信息化项目网络安全审查规范》(DB43/T2313-2022);
17. 《信息安全技术 数据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GB/T37988-2019);
18. 《信息安全技术 政务信息共享 数据安全技术要求》(GB/T39477-2020)
19.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密码应用基本要求》(GB/T 39786-2021);
20. 《政务信息系统密码应用与安全性评估工作指南》(GM/T 0115-2021)(2020版);
21. 《信息系统密码应用测评要求》(GM/T 0116-2021)(2020年12月);
22. 《信息系统密码应用测评过程指南》(2020年12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
25.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
26.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27. 《商用密码管理条例》(2023)
28. 《信息安全技术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GB∕T 35273-2020);
29. 《信息安全技术 个人信息处理中告知和同意的实施指南》(GB/T 42574-2023);
30. 信息安全技术 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收集个人信息基本要求(GB/T 41391-2022);
31. 《政务信息化项目网络安全审查规范》(DB43/T 2313-2022)。
1.4 综合布线安防相关标准规范
1. 《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技术标准》(GA/T669-2008)
2. 《跨区域视频监控联网共享技术规范》(DB33/T629-2007)
3. 《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28181-2011)
4.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2001)
5.<
文章推荐: